注重多元共治:协同劳动开创社会关系治理新格局
2015年,为有效破解劳资双方主体作用发挥不足的难题,盐田区推动辖区内盐田国际、周大福、华大基因、大百汇、安迅物流等43家各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发起人,全国首创成立了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协会。
以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协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在打造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发挥着“润滑剂”和“连心桥”的作用。如针对盐田区物流企业多、劳动关系管理难问题,区促进协会与市拖车运输协会开展了联创共建活动,协商确定行业最低工资、工资指导价位等标准,推行先行调解和联合调解等行业劳资纠纷调处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盐田还将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协会作为传播和谐劳动关系文化的主阵地,推动其建立健全网站、期刊、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渠道,打造“互联网+和谐劳动关系文化”传播体系,大力弘扬法治文化、诚信文化和同心文化。
多元共治,是盐田和谐劳动关系综合实验区创建的最大特色。在几年的实践中,盐田区逐步形成了“城区+街道+社区(园区)+企业”的4级联创共建模式。“和谐劳动关系建设需要党委政府主导推动,但也不能‘包打天下’,企业、劳动者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同样是劳动关系治理中的重要角色。”盐田区人力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社区创建层面,盐田区以发挥社区在劳动关系管理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核心,探索建立“五个一”模式,即一家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站、一名和谐使者、一名信息采集员、一名法律顾问、一所职工学堂的基层劳动关系管理服务新模式,促进就业环境整体提升。
“五个一”中的和谐使者,来自于2017年启动的“和谐劳动关系使者行动”。为提高企业职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盐田区从不同的群体中,选聘了示范性、行业性、区域性和专业性四个类别的和谐使者,发挥带头作用,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快乐工作,并帮助其化解劳资纠纷,更好保障劳动者权益。
在劳动争议调解方面,社会力量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据了解,盐田区启动劳动争议调解改革,具体调解从行政调解为主转向专业化社会化调解为主,通过购买服务支持培育一家专业化的枢纽型社会调解组织,整合各基层调解组织力量,建立一支专兼职的专业化调解员队伍,90%以上的劳动争议通过调解方式化解。
突出产业特色:因地制宜探索劳动关系协调新机制
经过多年发展,盐田区产业特色十分鲜明,形成了以港口物流、黄金珠宝、旅游文化、高新技术四大产业和综合保税区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因地制宜、因行业而异。不同行业,由于生产经营方式、劳动用工特点、劳动关系主体素质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核心要素也不同,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有所不同。”盐田区人力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