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而出,日落而归,这是货车司机群体的日常写照。
“下午3点出车去东莞,凌晨3点多才回到深圳。”来自陕西的张铁军是深圳盐田港12000多名货车司机中的一员。
在盐田港,超过五成的货车司机与公司之间属于挂靠关系,长期以来他们开着自己的车,分散在各个地方,缺乏归属感是这一群体共同感受。直至加入工会后,他们才感慨,“终于找到了组织”。
货车司机入会后,改变了家、码头、工厂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状态,日子变了。天气炎热时,可以到“司机之家”吹空调、喝茶;周末休息时,能参加港运工联会组织的各类活动;遇到纠纷时,还可以找工会调解…… “年底是旺季,特别忙” “年底是旺季,特别忙,今晚估计也要凌晨才能到家。”
1月22日上午11时,张铁军从深圳盐田港汽车运输业工会联合会办公室出来后,开着车就直接去码头了。 “以前,就没有归属感。”张铁军直言,直到2015年开始参与工联会活动后,这一状态才得以改变。
1月20日,在位于盐田港最大的公共停车场的工会服务阵地——司机服务站,司机们开着货车排队出停车场,领取工会义工黄姐派发的春节对联。
“带着工会的祝福出车,心里满是幸福感与踏实感。”司机们纷纷表示,工会就像“司机之家”,惦记着他们,在这里,让他们找到了归属感。
在盐田港当了11年货柜车司机的郭红兵,如今是一名车队长,算是港运工联会的老会员了。他告诉记者,过去10多年的司机生活,基本是家、码头、工厂三点一线,比较单调。2007年9月,港运工联会正式成立,2009年,他加入了工会,生活悄然发生改变……
去年7月,在工会开展的职业技能竞赛中,郭红兵获得盐田区第三名,并被评为梧桐工匠。“工联会让我开始把深圳当成家。”郭红兵说,他以前从未想过在深圳安家,只是把这里当成打工的地方,迟早要回到河南的老家。
工联会成立后,司机“有人管”了,常有各类活动、服务送上门,甚至还能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拿到入户积分。“大家想法转变了,慢慢开始将妻儿从老家接来深圳了。”郭红兵说。
“感觉被重视了”
在盐田港,频吃罚单的货车司机与执法的交警并非简单对立,他们还会“共同工作”。
近日,港运工联会组织货车司机、车队长等志愿者与交警一起巡逻,查处违停车辆,“体会彼此的辛苦”。巡逻过程中,司机把违停区域拍照,并上传至司机微信群中,以作提醒。
港运工联会主席黄祖胜告诉记者,每天进出盐田港的货车超过1万辆,且大多集中在盐田港后方陆域,货车司机众多,也就意味着利益诉求多元,各类纠纷多发。“港运工联会能反映司机心声,比如工联会联合街道办、交警开展司机面对面活动、有话对你说等,组织大家坐在一起。”